洗刷国人误解的德国% Z* U: i" h2 W# f) J& Q( }
我们德迷要用事实洗刷对德国足球的误解!!!所有人看好了! " g/ p' J0 m4 N/ G
德国从不缺少斗志 % E! D) J0 u! l& v
误解之一:德国没有天才和技术 % Z' l7 \8 Q2 L9 o9 ?
. i( m# g) k L0 F
持这种观点的球迷可能认为德国队没有象马拉多纳,贝利这样的超级球星或欧文、劳尔那样的少年新星,便一口咬定,德国没有天才,实在是无知到家!也可以说是对德国足球的偏见!德国人年少成名的球星大有人在!德国战车,百年历史,球星如繁星般灿烂!
q1 k c+ X8 Y" o
8 j/ ~: Y) ]/ [, g" }代表人物----贝肯鲍尔 7 t* J0 s- p# D
踢球风格实而不华,没有花哨的动作,只有实实在在的技术;更可贵的是,他开创了一个时代---清道夫时代。并与克鲁伊夫共同坚持全攻全守.现在提起全攻全守,言必称克鲁伊夫,实在对老贝不公. 给你个信息,打中场时代的贝,技术出色,常个人突破,有漂亮的过人和射门...但后来,他发现自己更适合在后场,调度指挥,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奔袭。最为重要的是,几个世纪以后,人们回过头来看球星,看历史时,皇帝仍然会是震撼教科书中的当然人物,但其他球星却很难,也几乎不可能,因为开创一种全新打法的意义,远远高于之后的改进,普通人懂得锦上添花,但只有伟人才能发明创造! z b4 v$ m9 \: ^
( f& M2 Z, N0 Z/ X3 s7 `--------------鲁梅尼格 6 A( I3 \* |7 x- o( m2 n
以坚韧不拔的德意志精神和超凡绝伦的真实技术为他也为德国足球在世界足坛确立了光辉形象。套用一位网友的评价:“实力雄厚的他技术全面,视野开阔,预测准确,选位及时,起动、奔跑速度快,活动范围广,突破能力强。反应敏捷,临门一脚功力极深,是一架天生的轰炸机。同时也是全队组织攻防的核心,既能连续抢断也能为同伴不断创造射门机会。在关键时刻能稳定军心,扭转局势,是一位球场帅才”。传,射,切,帖,搓,拉,挑,勾,扫,拨,漏,挡,铲,扑,过等等十八般武艺无不精通! 1 ^& z: |$ o i
, F5 u! d. }; f) }7 W m
# R `7 }' K3 ^0 K
/ _# ^2 R( R% V# R' G5 H+ B, l- K! b4 ^$ L+ [3 r$ P: b3 `
--------------萨默尔 / O6 @( P% L% q' ^! W8 D ]. R$ U; D
自从1967年贝肯鲍尔从防守型前卫的位置上后撤,开创了自由中卫这一足球史上的伟大一页后,自由人的踢法便被历届德国队保留下来,而德国人从不缺乏天才,90年代中期萨默尔的横空出世,改变了人们对德国人后继无人的这一观点。集速度、技术、意识、顽强斗志于一身的萨默尔成了新自由人的代名词!甚至在许多方面还强过创始人皇帝。而更可贵的是,今天的萨默尔已经俨然成了名震欧罗巴的一代少帅,并且以破纪录的最小年轻的主教练身份率队从拜仁手中横夺了德甲奖杯!
4 H2 g* P3 t2 \7 j z
3 ^- Q/ z* [; t0 U' B4 ~
/ `# H; p T1 y' J. U) r4 C& \+ u1 T2 v" i, J4 `$ H
----------------马特乌斯
+ c1 B v, D" X/ J+ }0 S8 f+ P因出色盯防马拉多纳而获得了广大球迷的认可,而且十八般武艺样样精能。其看家本领组织性中场更是让球迷们拍案叫绝,控球出众,,传球思路,线路清晰,并配上一脚独到的远射绝技,在1990年世界杯德国首场比赛与南斯拉夫队一役中,马特乌斯长途奔袭40余余米,距球门28米处突施冷箭,球贴着草皮呼啸着直窜网底——这也成为马特乌斯的“招牌式”入球。紧接着又如法炮制,再入一球。正可谓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王形象!
: p& l' u: @0 }' C( I6 h
6 i( F6 B2 a9 H8 e1991年,没有国际大赛的国际足联在举行首届世界足球先生评比时,当时马赛队前锋帕潘因夺得冠军杯亚军和最佳射手也风头正劲。但多数国家教练认为帕潘只是个射手而已,而马特乌斯这一帅才作为球队的灵魂和核心人物,场上作用无人替代——马特乌斯理应是“王者之尊”,最终马特乌斯以其杰出的成就、精湛的球技、不屈的战斗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当选为“国际足联首届世界足球先生”。
6 n/ J9 n6 X) P% W, m( }# e( R5 d( L" Q" m, L% ~4 S; e" M
马特乌斯是足坛的一个奇迹,有人将马特乌斯与“足球皇帝”贝肯鲍尔作了一番比较后发现,他们之间有惊人的相似:同为世界冠军队长;马特乌斯比恩师兼朋友的贝肯鲍尔小16岁,而贝肯鲍尔捧杯早于马特乌斯16年;同为自由人;同样有相似的离婚经历;同样有赴美国踢球的经历……可以说马特乌斯是继贝肯鲍尔后德国又一代“足球皇帝”!
~8 O6 P. ~, Z, ` i0 u! u% E; C
5 j1 g9 [, I7 R0 ~况我们还有利特巴尔斯基,还有绍尔....
x( q: F* X! d5 k9 z B& J
0 Q" @( r' [, x
8 s4 k5 z$ @9 c误解之二:德国人只靠身体吃饭
3 z% ]' j+ `" Y" J! w' M- ^0 ^5 C9 N
误解一中已经解释过了,德国人有的是技术,但德国人生下来就身体块棒,吃饭蛮香,不对身体进行利用岂不是太浪费了?德国注重攻守平衡,但德国人踢球不糙!整体利益高于一切的德国人最懂得如何用兵,如何合理分配体力,如何大面积地正面进行及时防守,铲球干净利落,这也是技术,踢过球的都知道。更绝的是,所谓的“糙”哥们往往能将技术派的巴西和攻势派的荷兰压在本方半场进攻,这难得不值得赞扬?难道我们看球就只看花哨的盘带? ( _7 q1 S9 Q, b- a1 w& G+ c
更不能否认的是:三驾马车造就了绿茵世界一个永恒的传奇,德国战车写就了世界足坛一部光辉的史书!
5 X" l2 K( R5 v4 v6 Z6 E* ` 误解之三:德国队是防守型球队 # s/ h3 Y' T: } \$ b
I8 P3 W! ?3 H( q" U德国人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躺着存,他们可以接受失利,但精神上绝不退缩,所以我们看到了一群'乎乎的德国人在这个功利足球的年代,凭借着一群不咋样的球员依然高举进攻大旗,他们懂得防守,但他们绝不龟缩,事实上是,他们更懂得控制比赛!看了这些历史统计数据就能明白个中道理了:
% W2 b! `, |) q5 _- d. `' b2 D7 Y# {' E, r( i' \# X
世界杯冠军:3次,1954年、1974年、1990年 : ^8 t2 O& t3 O/ L
4 j$ [. }* Z0 o2 ?7 l( K
欧洲足球锦标赛冠军:3次,1972年、1980年、1996年。
* L8 Z. l$ a X7 J) y- h, f- C6 P( }5 u; G
参加世界杯总场次 78场
) p; o6 l9 G, ^' Z) p" u; I# }胜 45场
5 L2 o" j! z( L2 l平 17场
$ p, s# g. P; z+ @2 V负 16场 ; Z8 ^* L- n4 J: x: N
进球 162个
* Z# ^# p9 Q- F( E) X% z& j失球 103个 4 t( t& ~' }: ~
平均每场进2球以上,这样的攻击力凭防守能做到吗?
: x/ L- J/ L2 n- u) z' {& r+ ~更伟大的是:德国在欧洲保持外围赛60场不败!地球上好象已经没有任何球队能打破这样的纪录了。
+ T; s: k' f- H5 {, r4 c& W: k7 L; P: y0 T+ i) l
误解之四:德甲完了 2 \: s0 k; V5 l- A
是的,今年的德国球队普遍状态低迷,欧战成绩不理想,于是有非德迷兴冲冲地跑出来嚣叫:“XX已经全面超越德甲,看这两年的交战史...”云云。于是就全盘否定了近些年德国球队的两个冠军杯冠军,两个冠军杯亚军,以及多数的进入四强,八强的辉煌战绩,对持此种观点的球迷,俺们只能遗憾地说:“小朋友,看看录像再回来聊足球吧!”
% u/ f: c5 [ t) m% n, v" H. c5 D) r X
误解之五: 德国的冠军不光彩.(转俺一好友的激情文字吧~~) 9 s) O- P( r, K
) u# W8 `% v. o. g' B- X) Z1954年,有人说德国采用犯规战术,踢伤普什卡什; 8 b% N* Y6 @& U% Y G# @# Z* S
1974年,有人说德国扼杀了天才的荷兰队; 1 E1 l% l6 e' m0 L6 H2 w9 ?4 c0 S
1990年,有人说德国在决赛中胜之不武. ( z$ i* Q4 o4 d0 w
2 K& ^3 U4 z6 K S对于第一点,因为历史久远,我们只能说根据媒体报道,可能有此事,如果真的如此,必须向匈牙利队道个歉. # S( l2 w# V W3 ?' `. ?% \
( _/ B, L" U$ I, z4 ^# M% W第二点简直狗屁不通,德国队赢得干干净净,何来扼杀一说?只能怪荷兰队未能善始善终,裁判刚开场就判了东道主点球,德国队最终反败为胜,正大光明.
0 b( r o' M1 L5 K# s
6 |6 X; U6 n( }; T: G' h% u3 ]" X第三点至今为历史悬案,很难判断.有没有想过,裁判在一瞬间只有两个选择.我觉得如果德国队占了便宜,那也是因为赢得了人心.阿根廷在那届杯赛上的表现实在令人失望,过于保守!决赛本来应该是德国与意大利的较量!
5 }( k0 f8 N$ F$ g; I, w: P他们一半主力因累积红牌而没上是事实,但他们更应该由此想到,这是他们防守过密所带来的必要后果,防得过凶,不得红黄牌才怪,他们靠防守撑到了决赛,也因为防守失去了许多主力,这都是因果报应 " k/ @9 L1 a, _$ h0 ?2 a- b6 d
再联想以下世界杯的历史,德国队获得的冠军,决不比阿根廷,意大利,英格兰更丑陋! 2 O& U! b3 E0 X1 `
阿根廷两次夺冠都是丑闻.一次收买对手,一次上帝之手,老马甚至在90年对苏联队时又故伎重演,淘汰了苏联队,老资格的球迷应该知道这件事.
& w3 f) z; v% v0 M5 N% q5 t; l
* q1 y1 f! R( m; s意大利在1934年凭借法西斯的力量,强行招入阿根廷球员,并凭借裁判一路过关,获得冠军!1982年淘汰巴西队,按某些人的逻辑也是:"扼杀了天才!"
8 a* W: y4 Z0 V0 n5 Z8 h: G+ E/ I e& ^' }. B; i+ t8 \$ Z' Q
英格兰队的冠军是千古之迷,其实已经破解,球根本没过球门线!
7 f7 P0 Q9 H) ~. ^ ^& `
9 o! }. f1 g, b0 i9 Y" N( G说了这么多,想跟大家说明一个道理!历史是最有说服力的!主观臆断,狂妄叫嚣,只会让真正的球迷耻笑!
7 F, ^7 u, V8 c( X, V1 E0 A4 R( T4 H- T6 r$ R! h/ X4 @. h
希望德迷们团结起来,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热爱的球队!
" h j* h: ~$ p3 G! M1 d2 A7 u" n, o- b5 y/ D4 M7 e! i& v
顺便也告诉反德分子们,德迷们不到需要的时候,是不会浅薄的炫耀自己的!
) \* y9 z6 z; J5 r& X0 P' f O9 j$ k, t; X
对上文的一点补充: % D2 p$ x) I# b! R
误解之一:德国没有天才和技术 6 A8 ^* ?7 P5 v, R3 i- T% n B5 w# ]. P
德国队的绝大多数队员都拥有过人的天赋,18岁就入选国家队的老马,20出头就在拜仁打主力的齐格,20岁就参加世界杯的托恩等等等等。实际上,德国队员里天赋不高,完全靠勤勉吃饭的人少之又少。你可以说布赫瓦尔德,埃尔茨这样的工兵选手踢球太朴实了,但不能轻言断定他们没天赋,没天赋是打不好类似于后腰这个位置的。实际上大多数队员是为了严格执行战术而掩藏了自己的棱角,像老虎和巴斯勒这样的毫不掩饰个性的球员太少了。
% a. \, ], k4 B L' {4 y7 T. l: u2 ?% c" K, `: c. o; r
误解之二:德国人只靠身体吃饭
. g5 U+ {+ e2 v% b4 H' w若论身高,德国不如北欧;论强壮,不如法国,土耳其。德国人普遍属于瘦高型,如果只是'撞的话在欧洲其实不占便宜。比尔霍夫出现之前,德国队其实还是以踢地面球,讲究传接配合为主的,只不过在立体化方面做得比大多数队要好。穆勒,阿洛夫斯,沃勒尔,克林斯曼这几个中锋都是全面型的,并不专以头球见长。只是96年后出了个老比,特点太明显了,德国队人才又断档,不得以打起了冲吊。
6 @5 u( ~: e: W. e9 V' h L 误解之三:德国队是防守型球队
2 |! _. V' D9 E4 ?这个是所有观点里最荒谬的。除非无知,即使是最痛恨德国足球的人也不能昧着良心说出这种话来,即使是在德国足球最困难的98,2000年,德国队也一直打得是攻势足球,所以才会在实力不济的情况下输得那么惨。要是学阿根廷或者去年那样打防反,成绩决不至于那么惨。92年到94年间,德国队无论和谁打,每场比赛射门次数都会超过20,这是怎样一种情景? & @/ ^( C" k& }0 L
8 f, h& R/ n. u, j" M$ O4 w+ z) u% D5 W
误解之四:德甲完了
2 f" A7 J0 i5 ~$ j) ]3 M和前两年说意甲完了的说法如出一辙。 ( _! v6 E) j3 ?+ m; R
/ q- v3 ]. u3 Q误解之五: 德国的冠军不光彩. - Z; T$ {. ^0 L; J& T$ Q; K
作者的原意好像是决赛不光彩。74年决赛整场比赛,西德是压着荷兰打的。90年即使是点球决胜负又如何?德国难道会怕阿根廷?要论这个杯赛的话,近30年,没有比90年的西德的冠军更有说服力的了,无论是对手的实力还是自己的全程表现,这还用多说吗?
- K# n8 d( t* X `3 S 我想只要球龄超过4年的球迷就不会说出以上观点中的任意一个。对于某些从去年世界杯才开始看球而又精力旺盛爱乱说话的小球迷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等他们慢慢长大,我们好像并没有太多的精力和义务去辅导他们。
! S8 `8 j+ m3 t; { w$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