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楼
楼主 |
发表于 2004-8-14 21:43:00
|
只看该作者
为了被抹杀的记忆 1 Y& E9 V8 o& `& Q5 C% N8 {
: C( L( ~% C: |/ T& ]# l
已经没有人知道陈阿毛了。
, \8 Z) _1 E, W: L4 t5 d4 I* ~1 x1 \" g! Z) i* m/ f
2 H& ]- E+ {7 k5 Z& Z, d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第二次中日战争凇沪会战爆发.日本军以虹口侨区为据点由东往西进攻,我军由西向东以闸北为界设防出击.双方九十余万军队在不到十平方公里的地域内相互厮杀,经过绞肉机般的争夺,上海华界化为一片焦土.在此期间,上海市民汽车司机陈阿毛连人带车一同被日军强行征用.行经途中,市民陈阿毛驾车驶入黄浦江,以血肉之躯与寇同归于尽,杀身成仁.0 y& h: V" J, ?3 ?0 A
. X( @0 Y v% q" q$ g2 X
+ H, n. H$ J0 P+ E: P; D. l
我是一个比较怀旧的人.现代人比较浮躁,没人愿意静下心耐着性子读历史.但本人却愿做异类不怕他人耻笑,不怕无人回应.因为这个缘故,我沿着67年前陈阿毛驾车玉碎的行程---虹口公园至北苏州河路四行仓库作了一次骑车旅行.
# r/ P" ]8 u. e! U3 k
8 j" O: e2 H0 o7 f) T9 E# o$ b3 b& _
虹口公园位于上海东区中心,北接杨树浦入海口,东靠黄浦江,西临上海陆路交通枢纽上海北站.根据1932年1.28停战协定,第一次上海事变后,我国不得在沪驻扎军队.日军因此得以在其势力范围内(虹口,江湾)修筑大量防御工事,为其发动大规模进攻作好了战略准备.出于借优势兵力一举将日军赶下黄浦江的作战构思,夺取虹口日侨区也成为我军的首发目标.虹口、闸北争夺战成为凇沪会战序幕.
+ H% p: P6 y; Q3 O: @; n! j7 ~; o) M* Y$ `0 D* R' _2 e
& h0 ^4 i. A/ R3 |- J- q$ _) s1 r而今,虹口公园前血流成河、弹痕累累的北四川路早已被车水马龙的柏油路所掩盖.挖土方的是三菱重工的履带式挖土机,运柏油的是五十铃载重车,铺设路面用了三井压路机.日光之下,驶过申沃大巴,车身上是大幅滨崎步手拿索尼数码产品的广告.当然,客车本身选用了宝钢生产的钢板{中日最大合作项目}.马路对面,味千拉面馆的日本灯笼正在风中摇动,在它背后是巨幅浮世绘,画着富士山和能剧脸谱.在离此不到三十米的地方是三井会所.每年,虹口公园都会接待大量日本人.招揽生意的广告或许就是此处曾作为日本殖民地而拥有的大正晚期,昭和初年的近代建筑群.旅游者中有游山玩水对战争一无所知的新生代,也有怀念旧日殖民时光的故人.内山完造的书店变成了银行,自动取款机代替了鲁迅坐过的椅子.当年,内山书店的日籍店员都被应征入伍,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攻防战.老板内山完造1945年被作为战败国侨民遣送回国,内山书店作为敌产充公.公园西北角,韩国义士刺寇处成为了老人协会,在一撮杂草的背后,一块汉白玉石碑上纂写着:某年某日某流亡韩国勇士在此卸炸弹刺杀日军海军陆战队寇首数人.在其背后,透过几道擦痕,隐约可见歪歪扭扭的字迹:某某到此一游.. }$ n6 Z3 m( b" y6 _0 O! t0 e
! q& g& L$ r- Q
% P" C' S# n/ s6 i( i1937年8月13日,国民革命军陆军八十八,八十七师主攻日军虹口阵地,与敌展开拉锯战.虽然我军轻武器占确对优势(全德式装备),但在八英寸舰炮与榴弹面前,我军官兵只能凭借誓死的士气与血肉之躯来回击日寇.由于日军在虹口建造了大量军事要塞,战区又处人口拥塞,闾巷交错的居民区.战至最后,往往为了一堵砖墙、一口水井而付出数条生命.8月17日,我军攻克日军海军俱乐部,8月19日,突破日军防线纵深至杨浦汇山码头,终因缺乏重型火力而举步为艰.国军36师215团2营一营官兵攻入华德路黄兴路口(今长阳路黄兴路)与寇进行白刃战,不幸遭日方坦克阻截,全营300余人无一生还.据家中长辈回忆,虽然苏州河北华界战火纷飞,血肉横溅.但大量上海市民仍前往火线观战, 为抗敌官兵鼓气,我祖父与邻家儿前往黄兴路前线.未至,敌舰炮轰鸣,二人狂奔,邻家儿惊落木屐一双.至宅,我家附近早已是一片火海.宅前掉落遇难者大腿一根.我外祖父至江湾, 见死人死马陈尸遍野.有担架队护送伤病员从前方撤离,一伤兵苦于战事之惨烈,言:“辣块妈妈!拼死拼活,又莫得钱.”众人曰:“老弟,一切都是为了抗日救国啊.”; d: P8 x9 F4 [, v1 q
: ~6 b- d6 ~9 \" {
( O# Q4 Q7 T& R- M
从虹口公园骑车西行,经过虹口足球场,路面开始蜿蜒崎岖,人车混行.看到两旁毫无特色,灰蒙残破的建筑就知道进入了闸北.原沪杭铁路被改成横穿上海南北的高架铁路,政府为此大做文章,鼓励市政拆迁的市民搬往数十公里外的郊县.去年年底就发生了数起动迁命案及民众围攻动迁人员事件.高架之下,在一帮卖水果的小贩背后竖着一块写着“宝山路”的路牌.因为8.13战事,曾作为海派文化中心汇集明星电影公司、商务印书馆、持志大学、法学院的闸北化成一片齑粉。战后,由于日军及国民政府的管制混乱,大批苏北农村破产农民迁入闸北废墟。因无力进住苏州河南岸租界,只能在此搭窝棚划地为宅。由此而来形成了东至宝山路西至新客站的大片棚户区。人民政府成立后,提出了“改造资本主义上海,建设工业化新上海”的口号。一时间,大量机械、化工、印染厂出现在闸北。闸北烟囱林立、机器轰鸣,导致该区空气混浊,天空难见阳光。化工废水无限制排放,苏州河成为本国最臭最脏之河,遥及数里臭不可闻。90年代中期,政府又提出产业结构大调整,要建设“商业化的上海”。原传统企业大批倒闭,人员下岗。闸北因其特殊环境,造成大量闲散人士游荡社会,治安状况日益下降。1937年8月9日,日本海军大山勇夫上尉着便装驾车冲入我龙华机场打死值勤哨兵.我方还击,击毙大山勇夫.中日双方由此开始在沪备战.8月13日上午9时,就在这宝山路,中国保安队与日本便衣队发生交火,8.13会战正式打响.下午四时,日军司令部发出全面作战令,日本军以虹口为依托进犯天通庵车站宝山路沿线(今虬江路宝山路).我军奋勇还击.曾有<<血战宝山路>>巨幅油画一幅,详细描绘了我军在宝山路各个角落与寇博杀的场面,或白刃对博、或挟炸药与寇玉碎、或振臂高呼冲入敌群。硝烟弥漫,你死我活的场景被描绘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可惜因为种种原由,这幅长十余米的巨作早以遗失,成为本国当代美术史上的一大悲哀.眼见现今肮脏零乱,以贩卖日本旧电器与黄色牒片著称的虬江路,失落之感油然而生.
- v8 ^9 l, G: D/ G' E) d% b5 E1 C0 h7 |# ^
4 h: r- ]1 Q4 R4 D! w, N
8月15日,鉴于上海战事吃紧,驻沪日军有被国军包围的现况。东京军部决定派遣松井石根率11师团、第3师团、第三舰队、航空母舰战斗群组成上海派遣军增兵上海。8月22日,日军沿长江,黄浦江沿岸的浏河、吴淞、川沙登陆,企图切断我军与南京的补给线对我军进行合围。我军也将主力调往上海东郊,第8集团军防守浦东杭州湾、第9集团军防守市区、第13集团军防守市郊及长江沿岸、抽调15集团军增援上海。中日在不到10公里的范围内进行决战。日军凭借优势火力以催毁性弹幕轰击我军防线。9月1日,日军进攻狮子林炮台,守军98师一部官兵全部战死。9月5日,争夺宝山,守备部队18军583团3营营长姚子青及麾下300余人奋战两昼夜,战至全体阵亡。罗店之战其激烈程度可与欧战之凡尔登比拟,我军更是整团整营者有死无回,无一生还。9月11日,中日再次増兵。日军调9、13、101、台湾师团总兵力达16万。中央军则已全部投入淞沪会战。华南、华中、西南诸派系部队也相续开往上海。9月10日至10月20日,双方在潘径与洋径大火并,日军推进仅5公里。10月17日,桂系21集团军进攻蕴藻滨受挫,日军反墼,大场防线全线瓦解。18师师长吴耀华饮弹自杀。而我军因消耗太大已无后备军力,由此我军全线退守苏州河市区。10月26日,日军再次增调第16师团、6、18、114师团总计26万。11月5日,6、18、114师团偷袭杭州湾金山卫,突破我松江防线,所到之处烧、杀、抢、掠背尽人伦。金山卫沿途村镇无一幸免。松江守军司令67军军长吴克仁中将以身殉国。11月8日,日军合围上海。至此,国民政府宣告全军退出上海,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正式结束。由88师524团留守闸北掩护大部队撤离战区。最后,淞沪会战在“八百壮士”的搏杀声中闭幕。
, i+ Q5 _5 ]) p" W' o7 Y! P4 b# B
4 K' s; b- a7 _0 Q* A4 w; P+ Q/ q/ m# s5 \8 E: p/ v& J8 F0 y; J3 b$ S
田际钿,原88师524团1营1连2排上士,唯一存留至本世纪的“八百壮士”士兵。根据他的口述,坚守四行仓库的这个营是在一个星期前从武汉湖北保安5团临时抽调的新兵。按当时战况的激烈程度,第4军88师524团早在此前被打光了。10月23日,这批刚穿上军服不久的老百姓就被指派入驻四行仓库,团长为黄浦四期生谢晋元,营长杨瑞福。四行仓库位居西藏北路北苏州河路口,与上海公共租界仅一河之隔。该仓库原为中央、交通、中国、农业四大银行共用仓库,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七层大楼,易守难攻。10月27号,日军对四行仓库发起进攻,辅以坦克掩护。双方血战4天4夜,我军借地势优势对敌进行机枪扫射,或挟手雷与敌共亡。击毙敌军200余人,炸毁坦克3辆,日军不能越雷池一步。当时有记者用摄影机拍摄下了这一历史事件,片中可见苏州河北岸枪林弹雨,硝烟弥漫。而与此一河之隔的南岸租界却是人山人海,万头攒动。从27日激战开火,上海市民便从四面八方赶往苏州河南岸观战、慰劳、鼓气,从昼至暮留守不散。(可惜由于历史原因,这部纪录片已无缘再见。1938年曾拍摄《八百壮士》故事片一部,轰动一时。1979年重拍,时获金马奖提名。但都遭现政府封杀禁映。)10月27日凌晨,上海市商会委派女童子军杨惠敏执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一面,代表全体上海市民渡河向守军献旗,以表全体市民对誓死抗日之官兵的敬意及全民抗日的决心。守备部队将国旗在仓库前高高升起,有士兵用口琴吹奏国歌,两岸军民同唱:“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10月31日,市区中国守备部队大部分撤离完毕, 四行仓库守军524团500余官兵根据停战协定撤入租界.后来有人作<<八百壮士>>歌曲一首: “中国国旗不能倒,誓与四行仓库共存亡.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同胞们起来,快快上战场拿八百壮士做榜样!”66年前传唱一时,国人无不感佩.
1 e1 k( {# Q7 G5 m3 J1 ~5 g# l' V q3 O6 z0 [" e# z
3 P& x2 ^" f: s5 E& j" l# Z! N回首66年后的四行仓库又会是何种面目.0 }; ?! a9 ]" L
7 ?, Z9 f8 U @3 D: W2 @
/ O0 e" C. O" Y/ p/ m
四行仓库被包围在禽蛋市场、水产市场和废旧物资交易所的中间.至今,它仍旧在履行着它作为仓库的职责,工人仍旧在往里面堆放玉米、大豆。当年,这些东西被用来构筑外围攻事。一个工作人员正端坐在门口看马路边俩人的争吵。争吵原因是一前往废旧物资交易所办事者将自行车停于路边而被人提出需要收费而引起的。很久以来,媒体未曾正面报道过四行仓库。当然,其它消息是有的;一次是设备老化消防检查不及格,有被焚毁的危险,四行仓库遭到通报批评。另一次是四行仓库党政领导干部欢迎新老客户惠顾赏光。在大门左侧,谢晋元像被窝居在一道小侧门内,若不是有心人是决对不会发现的。记事说明是用铜字镂成的,但上面的镀金和少数铜字早已掉光。这样一来,似乎觉的这块说明丑的实在是不挂为好。一块用硬纸版做成的横匾上写着“黄浦区少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谢晋元的雕像被灰尘笼罩,雕刻者似乎手笔不凡,谢晋元在他手中融入了文革工农兵的高大全,帽子上的青天百日帽徽不见了。乍一看,雕像不乏庸俗平常而少了几点神武风采。笔者试图进入参拜,但遭到劝阻,说是此处早已改为办公场地。随后,笔者决定从四行仓库推车前行。行至西藏北路拐脚处,迎面跑来一个抱小孩的外地妇女;神色慌张的拿出一叠碟片问笔者:“日本的,要不要?”
1 D9 c5 }1 a1 Y2 `7 \5 p" i* P
* h/ z& f4 o i/ O0 f0 R! I1 t
+ r! L$ P( s; A, ~以上便是我的游记。一来为了悼念先烈,二来为现代中国史及抗战史中的掩耳盗铃现象鸣不平,不知66年前的陕北半穴居人是如何引导全民打败日本的。其三为全民的麻木而悲哀。最后,愿陈阿毛及无数抗敌义士泉下有知,保佑这段轰轰隆隆的民族历史不至于全部遭到抹杀。
* ^3 H4 M! E1 _$ |#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