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20-5-6 08:48 |
---|
签到天数: 14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p> 大学生甲因怕与人交往前来咨询。为了减少和舍友的接触,起先他是早出晚归,后来干脆改成走读,终因路途太远,学习自然受到严重影响。</p><br />
/ ?) [. D$ l. j% g
2 V* j1 \9 [1 H/ {3 p+ c* K8 h) t
& k) M1 X6 A7 u; n d
# X, X t+ |& H. i0 j7 j; J# _6 g, k<p> 学生乙的情况则是:他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一听说有集体活动就紧张,只要能逃就逃,因此同学对他很有意见。</p><br />2 o, I2 ~/ T- L+ b7 ]
2 a+ _$ B4 Q9 I4 k
8 D: T5 ^9 C- ]2 J
4 h5 L5 u- T3 v& P
<p> 虽然甲和乙的表现形式不一样,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存在过度的社交焦虑。</p><br />) }2 ?4 c; f# k4 k3 ?+ A0 k
: c2 I8 l" H" l0 Z( C
+ G* e' Z- j K8 t j% |: q9 v3 o
6 G& R/ g) q A3 d! d0 N3 V<p> 社交焦虑还表现为当众说话紧张、异性交往紧张等。</p><br />6 u, N' D: y0 }3 P, V: ~# e
: w) q% J% z- V* l% Y
( ~! e* m* S& ?" A: E; H3 K
, g7 h6 u5 Z6 Q. x. w& C<p> 社交焦虑发展到极端就是社交焦虑症或社交恐怖症。表现为情绪上的紧张、不安、担心甚至害怕,还伴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情况,如:心跳加快、出汗、脸红、发抖、呼吸困难、尿频、尿急等生理表现。行为上还伴有回避。</p><br />
1 h* k" e5 z7 K' i8 B+ q% Z; {# J8 v
0 q k1 {: q1 a, x. ]! d. o9 L) g$ `
. b) R' N6 W0 y1 m4 q9 l4 m/ A% J$ u+ s# w t
<p> 所以要说“过度”两个字,是因为,任何一种情绪都有很重要的适应功能,只有当其“过度”或者“不足”时才会产生问题。就社交焦虑而言,其适度时是有利于人的社会交往的,适度的社交焦虑能让一个人最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优势和潜能。想一想青春期异性交往中男孩子的侃侃而谈和女孩子的妙语连珠,那都是适度焦虑的功劳。</p><br />
8 }; k2 n1 F% k4 C% D8 T- y5 f/ b: N. b2 H
2 c6 X# }4 x- _
0 r9 M$ {# l, F8 o) ]" @, d<p> 某种意义上说,社交焦虑症和社交恐怖症是青春病,因为它的发作高峰期是在青春期。导致社交焦虑症的原因很多。不同心理学流派有不同的解释,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是童年创伤事件的结果,例如孩子从小受到大人的苛求甚至伤害,长大后就会特别怕人;而社交恐怖症患者,往往幼时有被虐待甚至被侵犯的经历;行为治疗学派认为是小时候的环境造成的,比如现在的独生子女,从小就没有伴,加上上学后由于高考制度的原因,老师和家长都只关注他们的学习,孩子非常缺乏与人交往的机会,因此也就无法积累与人交往的经验和解决人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失败的人际交往经验,也容易导致青春期社交焦虑;而若从认知治疗学派的观点看,社交焦虑是由认知障碍所导致的,所谓认知障碍是指认知上存在的问题,它包括认知歪曲和认知缺乏两大类。认知歪曲是指认知中存在着错误的、不合理的、片面的或偏执的成分,如:“交往中正视别人是不礼貌的”。认知缺乏则指认知中缺乏有关的常识,如:“我从来不知道和人交往时要正视别人”。</p><br />4 R" k1 l, A1 V8 b/ g
& N) N/ N$ `/ q. q' p* H% k: I% Z( w8 J7 g! t' p) ]
, O$ j9 v; e2 B( P: y$ f
<p> 从预防角度看,上述不同心理治疗流派的社交焦虑的病因说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做家长的如果能够从以上几方面加以注意,就可以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力,使孩子避免在青春期发生社交焦虑或者恐怖。</p><br />: m+ F% L$ B8 [( r$ B
3 X3 B i. w+ ^6 z5 s
9 i/ p' R2 r6 W' c
" t. z7 c* \5 s5 v7 E8 z* v" C<p> 那么大学生该怎样面对自己的社交焦虑倾向呢?从广义看,因为是青春病,所以,绝大多数同学的社交焦虑是可以靠机体自身的成熟而解决的,此外,我们也可以靠自身的调节去使社交焦虑降到适度的状态,具体方法包括:</p><br />
* V8 s8 Q( M1 P4 \! P) ~( u9 w5 X6 k9 p2 q9 _4 d) ?9 T7 \
. o8 G9 T* i/ y4 ~" y
- l2 V2 Z* E% n1 z0 A<p> 首先,社交能力是要在与人交往的实践中才能够真正练出来的。因此,有点过度社交焦虑的同学要采用“小步子原则”,也就是以逐渐扩大自己社交范围的方式解决自己的过度焦虑问题,比如:可以先从家族中的同龄人开始学习交往,也可以从宿舍关系开始,再扩大到班级、系里和学校乃至于社会。</p><br />
, _0 t/ N2 l* v8 j7 d+ V1 x2 R7 M% v5 x E1 y
7 C, `- L8 r% ?2 a$ S
# u0 M, q* h) k" q
<p> 其次,要去除完美主义倾向。很多年轻人有过度社交焦虑,不是因为有人际交往的能力问题,而是由于他的完美主义倾向使他习惯于把注意力集中在别人对自己的否定性评价上,久而久之,就容易产生社交焦虑。因此需要从调节完美主义倾向入手。</p><br />" q1 Y6 h) R _
/ @: @4 [+ R* e K
4 q; v2 z }* ?& \' ]2 T9 |. ~& i% T8 d% V& c" r' P: `
<p> 再者,要增强自己的自信,很多时候,年轻人社交焦虑的根子在于不自信,如果我们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在与人交往时就会坦然、从容得多。</p><br />: G7 S) Q" Z1 X; Q" X9 `2 a
' L2 G8 u; y7 C8 c
- G' z% F) _8 E' H7 W8 g; y% D& Y3 d$ \6 O8 i" t
<p> 最后,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社交常识,包括:主动介绍自己、微笑、与人说话时要正视对方、倾听时神情要专注;要懂得欣赏并夸奖别人的长处,学习用实事求是的称赞去满足他人的“社会赞许需要”;还有就是要学习用建设性方式去处理自己面临的人际问题。</p><br />$ |& g0 b" c7 o
3 Q: T6 ^. n6 z& j, q* O- R. G5 A+ E" X8 s8 R
* G5 P, `. ~( j5 D" M( m& D
<p> 当然,如果自我调节没有效,就要去向专业人员求助,比如学校里的心理咨询老师和专科医院里的心理医生。</p><b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