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地区精神动力学成长小组长期招募组员
北京地区精神动力学成长小组长期招募组员
+ U! X; I! b! ^. P! s: A# H; P 精神动力学小组是团体咨询的一种,侧重于自我探索和心理成长,小组起到一个模拟社会的作用,通过在小组内“此时此地”的互动,在安全和开放的氛围中,组员将试图本着真诚、接纳和开放的态度表达自己和对他人的真实感受,通过自我觉察、获得他人反馈和帮助他人觉察的方式去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模式、情结、阻抗、移情、常用的自我防御机制,进而去发现和领悟:强迫性重复的主题是什么、现实的问题和早年经历的关联。在成长小组中获得的经验和领悟很容易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小组成员间的良好关系也有助于使大家获得了归属感。阿尼玛咨询中心将于3月29日开始举办一个长期的精神动力学成长小组,欢迎心理爱好者参加。2 ~; |0 b/ f$ ~
& U. q& M) \+ F& Z/ `8 h小组目标:
7 m5 n$ e7 j& k$ ?' I1 K! S 从探索自己开始,打开尘封的潜意识之门;
- S; }; k* h- ?' A( F
6 q8 q7 n% @6 g# p `* t g流派:精神动力学取向
# B9 j$ m, q" j9 D
+ p/ W# G, T: q. ^0 P2 Z主持人:赵晨滨
# Q$ j4 E# R1 [ 赵晨滨老师,北京阿尼玛心理咨询中心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师、业务督导;
. i/ M7 W, Z1 g, o# j* G9 ` ◆从事精神科诊疗与心理治疗咨询工作10年,累计心理治疗咨询实践经验达4000小时以上。 3 i! q9 `: V. u' ?
◆接受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与北京安定医院合办的首届北京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四年培训督导,主要为外方培训教师,理论上倾向于客体关系理论与自体心理学。此后向德国埃森精神分析协会会长海克勒学习针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治疗(TFP),参加首届中国-挪威心理动力学督导班暨提高班连续培训项目。累计精神分析理论学习、训练、督导、小组个人体验共计400小时以上。经历精神分析取向成长小组个人体验一年半。
# G) Q; I2 @6 Z( l ◆具有带教经验及给学员做个别和集体个案督导、小组个人体验的经验,曾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全国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承担部分教学工作。
1 P8 ]& F! F. s ◆2006年开始接受瑞士荣格分析心理学院在华举办的荣格分析心理学培训项目训练,主要涉及沙盘治疗、绘画分析、积极想象、神化戏剧、Body map等治疗技术,为我国首批获得相应专业证书者。5 { U$ Z3 c5 w2 L9 |4 @' x/ F
: m/ B# U+ Y, \5 t% ^小组性质(类型):半开放式的分析性小组;
) N% h% f5 }/ w* _. V) G" e
# r; l( ]3 Z5 F& Q8 w9 j' J4 G' k小组活动内容:
7 i+ G ^' X: o+ [: {% ~ 提供一个安全的场所,重在分享讨论此时此地小组成员互动的感受,并尝试理解其动力学意义、结合运用自由联想,释梦,绘画,神化戏剧、body map、沙盘游戏等体验活动。
0 C" l; u! C/ N& m7 a; _
8 T _) v: U5 @+ O1 S/ \1 S g设置 :
- |; R, B% u; x$ h7 ` a+ y+ s 1. 活动时间:每次活动时间为2.5个小时; % q4 F* f) Z Y0 W* Z; |5 k' u
2. 活动频率:每周一次;全年计划活动48次。0 \; T$ k6 M/ o G# e
3.收费:过渡期或尝试期单次收费 50元/次;小组实行俱乐部会费形式,年费(48次):1500元/人,半年费(24次)1000元/人,季费(12次)600元/人。如中途退出不退费。一年以后将根据物价及通货膨胀情况调整活动年费用(解释权归阿尼玛咨询中心)。在校学生可凭学生证每次优惠10元。 - m) |6 D# w: J# z9 Y' G! i+ T. m
4.活动地点:北京阿尼玛咨询中心(回龙观龙冠大厦110室,距离龙泽城铁站约500米)4 k8 F/ J5 V) h1 ^1 A' }
5.小组活动时间跨度:常年设置,自愿参与,自愿退出;
; u1 c N2 f7 s' O1 H5 L: I1 C2 K 定于08年3月29日14:00——16:30开组。将于开组前一周13:00——15:00举行开组前小组成员预备会(免费),主要内容是确定小组名单,小组成员相识,分别做投射测验,小组成员签署保密协议等。# ~% _' g, ^( U! L
- ~5 g6 J1 J y
小组人数:3 _* R! @' E* d F. v' k: K5 _
小组限制人数在5—10人。7 K1 o' u$ a) O" I2 H3 _
+ A' t3 F# A6 z7 V+ M# U* k3 E* \
组员筛选:# K" U- A" T! _& ]! q* m
对心理学及自我成长感兴趣并有较为强烈的参与愿望的人均有资格进入小组,无性别要求;并非处在精神病发作期;夫妻、同事、好友等在现实生活层面有利害关系的人,不能进入同一个小组;4 _0 j* a1 Q. e( o0 L
+ Z C2 K* |) v9 o, A T% e小组进程中组员的退出与新进组员的准入:
5 _6 e% f$ Y; [, `! N 作为一个半开放设置的小组,组员有权利自愿选择退出(考虑到小组成员需要有一个对自己和其他组员负责的态度所以有中途退出不退费的设置)。当小组人员减少,小组动力不足的时候,由组长负责提出增加人员数目。新加入组员可由小组成员或组长推荐,有半数以上的组员同意即可。新加入组员有一个为期四周的过渡期或尝试期。
7 J0 Q. U( K& Z' A2 ?+ S8 f0 E* _9 I/ i. p, V9 l$ T0 o& @
小组活动纪律:
$ n" J+ M& W( V8 O' s+ G5 R0 T- Q (1)小组活动时,手机调到静音、震动档或关机;迟到者请全体组员吃零食; t5 W: h7 }! k' N) ]8 K! N- f
(2)建议小组成员尽量避免在现实生活中相互联系;
7 ]5 v$ K0 h" i7 G0 n (3)在两个月以内未参加小组活动,如要返回小组,需要半数以上组员同意。无故三个月未参加小组活动视为自动退组;! f6 s( `0 V+ T' w# }8 L R* {
(4)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不得将活动内容涉及个人隐私部分告知未在活动现场的任何人员;
* n7 W9 C3 y# l o: ^ (5)小组成员如发生以下行为,组长有权利将其请退出组:违反法律法规;违反保密原则;发生谩骂、侮辱、暴力攻击、肢体冲突等违反公共道德的行为;其他损害小组利益的行为;
/ e: o+ n3 d8 R7 X1 y
I6 W+ A3 U9 c+ c1 p& J 更多心理培训信息,欢迎访问http://www.beijingxinli.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