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前天 11:21 |
---|
签到天数: 239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中国聚焦)“南海Ⅰ号”出水:中国在世界上首创古沉船整体打捞成功 图表:“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及保护方案 新华社发 新华网 广东阳江12月21日电(记者 赖少芬 车晓蕙)中国21日成功打捞充满神秘色彩的南宋古沉船——“南海Ⅰ号”,这艘装载着数万件珍贵文物的“宝船”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后终于重见天日。它的安然出水宣告,中国在世界上首创的古沉船整体打捞工程获得成功。7 Q. u) z9 U/ j/ q% A& U
21日上午11时的广东阳江海域,海浪起伏,波光粼粼。随着亚洲第一吊——“华天龙”的那只足有二十几层楼高的巨臂微微上扬,一个巨大的棕色沉箱泛着昏黄的泥沙从湛蓝的海水中徐徐升起。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峻说,“南海Ⅰ号”的整体打捞成功,将对今后的文物考古和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日,全潜驳船将把“南海Ⅰ号”拖往岸边的临里码头,并送入专为它修建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广东阳江文化局局长冯绍文说,“南海Ⅰ号”入住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后,不会马上打开沉箱,而是在密封“水晶宫”入口之后,注入海水并人工合成跟“南海Ⅰ号”在水下所处环境相似的温度、盐分、微生物、压力等,这将使“南海Ⅰ号”的考古工作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于1987年夏天发现的“南海Ⅰ号”是南宋时期的一艘商船,沉没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沉箱被运到半潜驳船上。 南方日报记者严亮、王辉摄 由于当地海域水下能见度几乎为零,采用传统的水下考古方法将文物一件件打捞出水,会在抽泥过程中对文物造成破坏,并损失很多珍贵的文物考古信息。 中国政府对“南海Ⅰ号”文物的考察和打捞一直持非常谨慎的态度。直至2003年,文物部门确定对这个装满秘密的古沉船实行整体打捞的方案,“南海Ⅰ号”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海洋考古项目,而如此大规模地整体打捞,在世界考古史上也成为首创。
- T7 k7 S1 a8 z( r6 q! [: H3 {: `0 t% q7 B
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开发项目组负责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伟宗说,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和西北大陆的古丝绸之路一起,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但现代历史和考古界都难以寻找到关键的实物证据。
% V$ {4 `+ q" L" ~3 y# R6 } 他说,南海Ⅰ号”的发现和打捞,将给“海上丝绸之路”提供最可信、最典型的标本,它堪称“海上敦煌”。 在“南海Ⅰ号”的打捞过程中,专门量身订做的“亚洲第一吊”——“华天龙”巨臂下牛角式的主吊钩,紧紧钩住16个吊点的32条钢缆,这些钢缆牢牢地把“南海Ⅰ号”从30米深的海底“牵”出水面,吊移到下潜入水的全潜驳船上。 由于在水下浸泡了几个月时间,沉箱原来的鲜艳橙色已经变成棕色,上面附着了密密麻麻的一层海底生物。记者在离它最近的1号作业平台俯瞰沉箱敞开的顶部,沉箱之内是一块块青黑色的淤泥、凝结物,点点白色的贝壳闪现其中,隐约可见一两片瓷器碎片,显示着古船文物的诱人魅力。 中国交通部广州打捞局专门定制了一个巨型沉井,将沉井压入海底整体罩住沉船后,再从沉井底部穿引36根钢梁,形成一个密封的“钢箱”,这个过程用了七个月时间。 从2001年至今,考古人员对“南海Ⅰ号”进行了多次试探性发掘调查,已打捞出4000多件金、银、陶瓷类器物,以及6000多枚宋代铜钱。根据初探,“南海Ⅰ号”船舱内还保存着6-8万件古代文物,价值非凡。 据悉,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将由阳江市政府管理,有望于明年底开馆。
0 J3 Z' N3 T2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