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前天 10:07 |
---|
签到天数: 238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两次变动印制方案 三种面值数十亿元
200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4月1日起停止第二套人民币纸分币在市场上流通,这再次引起人们对第二套人民币历史的关注。中国外交部解密档案显示,该套人民币中10元、5元、3元三种面值的纸币,是由苏联帮助印制的。
中苏初步达成代印方案
1948年,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规范了金融市场。但由于受当时条件所限,第一套人民币的面额较大(最大为50000元)、纸张质量较差,而且券别种类繁多(12个面额62种),既不利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也不利于防伪。因此新中国在基本实现金融稳定后,就开始筹划发行第二套人民币。
1950年-1951年,中国人民银行两次上报设计、印刷方案,周恩来总理对每个方案都仔细审核,并做出了请求苏联代印人民币的决定。1952年,在周总理指示下,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赴莫斯科,与苏联商谈代印人民币的事宜。中国驻苏联大使张闻天也参与了会谈。张闻天对苏联财政部长兹维列夫说,中国由于经济建设需要,将发行新版的人民币,但由于“台湾的蒋匪及美帝常以伪钞输入捣乱,因而防假要求更为重要。”“苏联技术及印制条件都比我们好,我们要求将使用于卢布上的技术用于我国新币上。”中苏很快达成一致,苏联帮中国印制票面额为100元、50元、10元、5元4种,总金额40亿元。
此后,中苏两国为第二套人民币的设计、印制进行了充分合作。中国政府为苏联送去了国徽、行长图章,各民族大团结、石雕和敦煌照片等材料。苏联专家也不断提高印制技术,如用药水捻化的特制纸的防伪标志,奇异底纹的特殊制作,变点花纹是180度绘制而成。
然而,由于担心伪币问题,中国政府决定取消印制100元、50元、10元大额新币。1952年,周恩来亲自签发电报,通知苏方改变印制方案,提出“采用不超过3元和5元的票面”。
到1953年2月,中苏双方在莫斯科就代印人民币问题进行了30多次会谈。3月,中苏在莫斯科分别以全苏木材出口公司与中国化工杂品进口公司的名义签订了序号为第3CP/10-41的合同,为保密,合同中没有出现任何代印人民币的字眼。
不过,由于经济建设需要,中国再次变更了印制合同。1954年,张闻天大使向苏联口头提出新印10元券20亿元,并初步商定于1956年内全部交齐。同年10月,张闻天正式照会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除了再次确定10元券的印制工作外,还要苏方增印5元券4亿张。
交接工作顺利完成
苏联代印的人民币全部如期完成。1953年9月,一列火车把装成箱的3元券人民币首次从莫斯科运到满州里。发货者是苏联木材公司,收货方为满洲里入口公司,货物则写成“技术装备”。为保证安全,苏方对全部车辆严加警卫,还提醒中方,多准备诚实可靠的接收人员、警卫人员以及搬运工人。但对(他们)应严守秘密,不能讲出箱中所递为何物。“在中国境内运送时,切勿泄露苏联财政部或国家银行字样。”
中方也高度重视交接事宜,制定了严密的交接计划:争取一天交货完毕;10人同时开启10个车厢,上午10个,下午10个;箱外编号必须衔接等。“接运”车辆应选最好的,不能有裂缝及漏水口,车厢两端应有小平台,供警卫人员站立之用。为慎重起见,交货都在白天进行,以免意外。在中苏的共同努力下,交接工作顺利完成。到1957年10元券全部交清时,双方在满州里共交接9批次。
在苏联的帮助下,第二套人民币采用了先进的印制技术,有较好的反假防伪功能。195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将苏印三种券与自行印制的小面额货币共10种发行流通。196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通知,规定从4月15日起,苏印“三种票”停止在市场流通,至5月14日止为收兑期,苏印券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
|
|